为鼓励更多青年学者积极投身中原发展战略方面研究,1月6日,由我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原发展研究创新奖评选颁奖暨中原发展青年论坛在郑州举办,来自全省的青年才俊齐聚一堂,围绕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畅所欲言。
本文转载自2019年1月6日光明日报——《第四届中原发展研究创新奖评选结果揭晓》
原文链接:http://share.gmw.cn/local/ha/2019-01/06/content_32306302.htm
以下是全文内容:
1月6日,由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原发展研究创新奖评选颁奖暨中原发展青年论坛在郑州举办。中原发展研究创新奖评委会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厅长裴志扬,河南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程传兴,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永苏,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占仓,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孙德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朱胜豪,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等22位评委会专家委员参与现场评选。论坛由耿明斋主持。
“希望各位专家学者通过中原发展研究创新奖评选这一活动建立更广泛的学术交流,为进一步推动河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理论保障。”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工会主席沈洁霞在致辞时表示,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双一流”高校,河南大学始终秉承着发展高水平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中原发展研究院为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建设性的成果,在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思想引领、科学服务的积极作用。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校长丁庭选表示,此次活动对提升中原发展研究的整体水平、培养青年才俊、更好地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深远的影响,也必将进一步促进河南社科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耿明斋教授介绍了中原发展研究创新奖筹备设立的历程及本届论坛筹备情况。他说,本届活动自2018年8月份开始筹备,11月底截止征集成果,共收到了来自省内外3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80余篇作品,涵盖了乡村振兴、航空经济、金融债务、自贸建设、创新体系、高质量发展等众多研究领域,经过评委会专家初评,20篇作品入围总决赛。
在评选现场,20位入围决赛的青年学者依次就其作品发表演讲,22位评委会专家委员对入围作品进行了投票打分。经过三轮投票,现场唱票计票,最终共有12篇优秀作品获得了第四届中原发展研究创新奖。其中,一等奖被来自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的纪鸿超摘取,二等奖由来自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郑展鹏、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秦长江获得,来自河南大学的李江苏、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王命禹、河南省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的胡美林荣获三等奖。此外,还有6位青年学者获得了提名奖。
评选结束后,张大卫、裴志扬、王永苏、程传兴、丁庭选、耿明斋等为第四届中原发展研究创新奖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及奖金。颁奖结束后,中原发展研究院还举行了高级研究员、研究员聘任仪式,聘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朱胜豪、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春涛、开封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范西荣为中原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武汉大学副教授李旭超、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刘贯春为中原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张大卫为受聘代表朱胜豪、李旭超、范西荣颁发了聘书。
张大卫表示,希望年轻学者能够积极发扬对问题研究、对社会批判的精神,不断丰富、充实理论和实践,把自己的研究事业与河南乃至全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个人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对于入围的20篇优秀论文,张大卫认为,大部分都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结合紧密,很好的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经济发展的较多,研究社会发展的较少,应该加强关于社会问题的研究;缺乏更年轻的面孔,希望能有更多在校博士生、硕士生等更为年轻的学者脱颖而出;对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战略问题研究还不太深入,希望能够进一步强化。建议要充分发挥智库、研究机构的作用,树立研究是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服务的理念,要将研究与决策紧密结合起来。
随后,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和中原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了合作成果——河南省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2018年城市排名报告。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中国项目主任、可持续发展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栋详细讲解了指标体系确定过程,并发布了2018年河南省城市可持续发展排名,中原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曹孜对报告进行了解读。
据了解,中原发展研究创新奖由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和深圳海王集团共同发起,奖金总额达13.2万元,其中一等奖5万元、二等奖2万元、三等奖1万元、提名奖2000元。该奖项立足中原、放眼世界,重点关注中原发展问题,支持、鼓励和引导青年学者关注国家和区域发展,把自己的研究领域定位于中原发展相关问题,致力于理论服务实践。
(光明融媒记者丁艳)